童心巧手制团圆 文化传承映月明

作者:冯金发布时间:2025-10-01浏览次数:10

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如期而至。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,承载着团圆与丰收的美好寓意,为了让幼儿在动手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,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,2025年9月30日,健康医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党员教师、DIY创意坊社团成员与淮安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(e-BABY托育中心)的小朋友一起,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欢声笑语的中秋月饼制作之旅。

活动伊始,社团的学生们精心布置了充满中秋元素的场景,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。为了让小朋友们理解中秋节的由来与意义,采用了多种互动形式进行讲解。“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吗?”随着问题的提出,社团的同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,配以精美的图片,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。托班的孩子们睁大眼睛,听得入神,不时发出惊叹声和欢笑声。

绘本讲解环节将活动推向第一个高潮。社团的学生精心选择了《月亮姐姐的礼物》这一中秋主题绘本,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,引导孩子们理解“团圆”的含义。“月饼圆圆像月亮,里面藏着甜甜的馅……”随着故事的展开,孩子们跟着绘本中的小主人公一起探索中秋节的习俗。通过绘本故事,孩子们了解到月饼不仅是食物,更承载着家人团聚的美好寓意。

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馅料介绍环节,活动提前准备了豆沙、莲蓉、五仁等多种传统馅料以及一些创新口味。“这是豆沙馅,用什么做的呢?对,是红豆!”“莲蓉馅来自莲花的种子——莲子。”学生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每种馅料的来源和特点,并让孩子们观察、闻味,甚至小小品尝,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。

月饼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幼儿专业的学生们准备好面团、各种馅料和模具,在开始制作前,他们特别强调了卫生习惯,引导孩子们正确洗手,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。大孩子们握着小朋友们的小手,耐心地教导他们如何将面团揉圆、压平,如何包入馅料,再慢慢收口。尽管孩子们的手法稚嫩,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,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月饼逐渐成型。“看我做的月饼!”、“我的月饼里有好多馅料!”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活动尾声,大家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月饼,温馨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的传承与活力。

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中秋传统文化,也为幼儿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。社团负责人表示“通过与孩子们互动,我们更加理解了如何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适合幼儿接受的形式。”孩子们手中捧着的不仅是自己制作的月饼,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美好记忆。这场生动有趣的月饼DIY制作活动,让中秋的团圆之意有了更深刻的诠释,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。

 


版权所有: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  苏ICP备13000236号-2  校址: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路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