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千年中医药文化扎根乡土,当青春力量与银发、童心碰撞,健康医学院“三下乡”活动用专业与温度,为乡村老人与儿童定制了一场沉浸式健康关怀。这场双向温暖的公益之旅,究竟藏着多少治愈瞬间?一起揭晓!
项目一:岐黄守望·银龄安康计划
仪式篇:校企联袂揭牌,健康守护启新篇
校企携手,为健康服务落地按下“加速键”!学院领导与三树镇代表现场签约,承诺持续输送中医资源;地方回应“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健康服务”,一场关于“老有所医”的温暖约定就此诞生。
模块篇:五维养生体系,乐活银龄每一天
1.乐享菜谱·舌尖上的养生密码
李培垠老师为老人定制夏季特调:绿豆百合粥祛湿、丝瓜蛋汤清热,手把手教认常见中草药,把“吃出健康”的智慧送到灶台边。
2.乐康养生·专业推拿问诊双保障
志愿者用课堂所学为老人按揉肩颈,专业老师现场坐诊,提供一对一服务。推拿后的老人直呼:“脖子轻了,心里更暖了!”
3.乐学课堂·方言口诀活化经络图
“腰酸背痛找委中,按揉酸胀见奇功”——用淮安方言编成的顺口溜,让老人边念边记穴位,记忆零压力!
4.乐活文娱·八段锦与艾草双疗愈
晨光里集体练习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,手工课上用艾叶、棉布缝制艾草锤,敲腿时药香阵阵,笑声与晨光一同在院子里流淌。
5.乐暖之心·空巢慰问物资陪伴行
给独居老人送生活品时,顺手帮收拾屋子;听奶奶讲“年轻时的土方子”,把老故事记进活动日记。一袋米油,一筐唠嗑,暖了厨房,也暖了心房。
项目二:童颜守护·杏林育苗行动
1.本草剧场·中药故事生动演绎
一场穿越千年的中医奇遇!小朋友通过趣味话剧感受中医的趣味性,消除了对“传统医学”的陌生感;互动环节中,角色扮演让健康意识悄然萌芽,方言、道具等生活化设计,让中医知识变得“可触摸、可理解”。
2.巧手工坊·驱蚊香囊手作体验
彭毛切吉同学化身“超有耐心的大朋友”,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中药香囊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,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认真学习,小手笨拙却又专注地做着。活动结束,孩子们将香囊挂在床头:“蚊子再也咬不到啦!”
3.古法新传·五禽戏趣味教学
吴思羽同学带福利院小朋友练习五禽戏,虎扑、鹿奔、熊运……传统养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“活”了起来。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动作,更在心中种下了健康与快乐的种子。
项目三:薪火传情·守护者市集
在“守护者市集”的爱心义卖中,老人们手作的艾草锤、小朋友制作的香囊,每一件义卖品都藏着温暖,在S6社区化身为“爱心使者”。志愿者们化身“温情快递员”,将义卖所得全部转化为实用物资,直接送达福利院。活动现场,大家热情驻足、细心挑选,用行动传递善意——每一次驻足、每一份给予,都是善意的汇聚。
这场双向奔赴,让青春与乡土共成长
同学们通过义卖与公益服务,深化了对乡村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,践行了“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理念;同时,乡村的老人与孩子也在中医关怀和互动中收获了健康与情感陪伴。这场以“岐黄之术”为纽带的公益实践,既让青春力量在乡土绽放,也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。





